Saturday, May 27, 2017

我相信,人心會跟隨著歲月而改變。於是我開始想像,如果我能一直活下去,活到八十歲、九十歲時,又會變成怎樣呢?也會是這樣喜歡在微醺的時候想東想西嗎?


將來的我不知道。我只能夠確定,我最喜歡現在的這個四十歲的自己了。

後來我在想,也許在茫茫的虛擬世界中,只有我的文字可以在 - 即使我已不在的時候 - 能真實地勇敢地留下來...


誰知道呢。畢竟人生本無常。

為甚麼呢,在經歷了那麼多、活了那麼多的日子以後,每當聽到那聲嘶力竭的歌聲,心還是會抽著似的痛... 那感覺就像是,即使在活著新的生命,舊的感覺卻總是在夜闌人靜時悄悄的撲面而來....


而我竟然還在慶幸那還未至於麻木的心。

Saturday, April 29, 2017

這晚,聽到「旅行的意義」這首歌,眼淚便一直不停不停的流下來。心裡一怔。為什麼會掉眼淚呢。聽到最後,「你離開我,就是旅行的意義」。然後我明白,有一些遺憾,總是埋在心底。那個彷彿被遺忘了,但身體卻一直記得的,更深更深的角落。


#陳綺貞 #房間裡的音樂會 #旅行的意義 #那些年

Monday, January 30, 2017

如果,你還有在看。


於是我一直在想:為甚麼我還沒有說到你的女兒呢?

才覺悟。原來真的放下了。在不知不覺間。

那些彷如上輩子的事。於是我終於可以真心的,祝你和你們,幸福快樂。

謝謝。那些曾經相愛過的日子。

- 認真的在乎的不容易睡著的於是贏了也像輸了

- 那些缺失在不斷擴大
- 檢視那日益壯大的不滿。於是人們說:其實他對你也不錯呀.... 於是我想起那橙與蘋果的故事
- 於是我總是如此這般跟自己說:佢頂到你都算係咁架啦,仲想點?!
- 那我呢?我想要的說了一千次一萬次也沒有人在乎。於是默默的嘗試催眠自己扭曲自己:這是不重要的不需要的他頂到你便已經好好了。
- 於是慢慢。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
- 沒有被灌溉的植物最後落葉枯掉也是正常不過的事。而我很厭倦那個人來瘋的角色了。

Friday, December 16, 2016

那些沒有說出口的遺憾和傷痛,並不代表不存在;它們總是待在夜深微醺之時,於心中留下淺淺深深的傷痕。

Saturday, December 03, 2016

其實,當現代的在職媽媽,很多時都會「於心有愧」。


就好像說:在上班的日子未能抽空參加日常活動,例如學校旅行或是在校表演;或是在週日想好好休息的時間裡,未能帶小朋友到處遊玩。


就好像在傭人休息的週日,我總是在掙扎於休息與煮食之間。太內疚的時候我總是會想:將來囡囡長大了以後,味蕾是否只剩下傭人煮食的味道,或者是週末跟雙親外出用餐的時間。於是我想起小時候媽媽煮的菜;然後很內疚沒有好好的為家人煮一頓飯。


但事實是,我不是那種很喜歡煮飯的人呀!


所以總是一直在糾結在這件事情上頭....

Thursday, November 10, 2016

太多時候我會想像一個人的生活。一個人的輕鬆、隨意、無負擔和自由。


於是我總是在衡量那些(在我眼中)不成正比的付出與回報。然後我替自己感到深深不值。

然後我想起,老掉牙的那句 - 我們總是羨慕那些得不到的。


Friday, October 21, 2016

在成為母親之後,便很容易忘記,在成為母親以前,我也只是一個女子。


xxxxx


於是當你今天跟我在說起往日的種種的時候,我覺得那彷佛是上輩子的事。那些狡黠的瘋狂的歲月;那些以酒精、香菸、歌曲以及文字湮沒了的歲月;那些菱角還沒有被磨滅了的歲月。


而我,如今已變成了在菜市場裡那隨處可見到的那些 - 披頭散髮、穿著鬆弛的連身裙、有一搭沒一搭跟別人東家長西家短的中年女子。


至於快樂。我倒是可以肯肯定定的說,我此刻比甚麼時候都要快樂(雖然有些牢騷是少不免)。因為我終於找到那傳說中至死不渝的愛;雖然那塊心頭的肉總是會逐漸逐漸成為那頂著心的杉。


於是,就像亦舒所說:「從珍珠變成魚眼睛」。而最恐怖的,這還是我心甘情願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