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ly 07, 2015

其實問題仍未解決,一半是我的責任 - 總是不夠堅持。冷面到半路也就暖了。 你承諾的那些,做不到,我怨了數句,最後又不了了之。於是日復一日。那些不滿仍在。而我總在惱你沒有改變的決心。


然而真的是你的錯嗎?抑或是我太過軟弱、耐不住自己的寂寞?

於是我總會一而再再而三的倒向你的懷裡;然後又憎恨自己的脆弱。我很怕,那些一直在積累的怨,到底會到達那一個頂點。

因為我知道,到了那一點我再也不會回頭。

Friday, January 31, 2014


你跟我說著你正苦惱於新舊戀人之間. 但其實那一剎那, 我很羨慕.

已不知道有多久沒有這種忐忑得七上八下. 如飛蛾撲火似的感覺. 總以為身為人母以後便會仿如隔世. 但其實那些騷動一直藏在骨子裡, 侍機便躍動起來.

而現在, 也許只是在等待那適當的時機而已.

Saturday, January 18, 2014

本期推介 <錢買不到的東西> Michael J. Sandel

"讓市場更有效率, 就其本身而言並不是一種美德. 真正的問題在於引進這種或那種市場機制是會改善, 還是會損害球賽的好處."
"說到最後, 市場的問題其實是關於「我們想要如何共同生活」的問題. 我們想要一個一切都可待價而沽的社會嗎? 抑或社會上還是有某上道德性與公民性的財富, 是市場不會尊崇, 但是用金錢買不到的?"

讀著這本書, 尤其是最後的一章, 我想起了近些年來的香港, 想起了政府今早發表的「香港承受及接待旅客能力評估報告」. 無疑, 近幾年的自由行大大了提高了香港旅遊業的收入, 可是, 這真是我們香港人所要的嗎? 是否為了經濟, 其他一切, 包括我們曾引以為傲的文化和人民, 生活質素都可以放棄? 是否真的要等到一天我們吃得撐死, 才可以大聲叫停??


 

Friday, December 27, 2013

本期推介 <花之鎖> 湊佳苗

自從<告白>以後, 每有湊佳苗的中譯本, 我也必定捧場. 她筆下的故事懸疑曲折, 往往都有出人意表的結局, 令人不得不一口氣讀完. 就好像這一本, 我用了一整天休假的時間一次過讀完, 掩卷之後不禁狂呼過癮. 三個女子三段看似毫無關連的故事, 冥冥之中卻彷彿互有牽絆, 但那究竟是什麼呢? - 愚昧如我, 要讀到第201頁才看出端倪, 你呢?




 

Tuesday, December 03, 2013

本期推介 <地獄> Dan Brown

已經記不起上一次讀Dan Brown的作品是那時候的事了. 這次一讀, 便又一頭栽了進去歐洲私國度, 不能自拔.

這次迷題主要是關於世界人口過剩, 導致疾病蔓延, 戰事日頻, 動植物絕種, 資源短缺. 當中一切的罪魁禍首 - 人類, 是否有需要被適當地滅絕呢? 不禁想起好多年前曾經跟哥哥討論過同一個話題, 而直到現在我也是支持同一個結論, 就是如果生態失衡到一定的嚴重程度, 我相信自然間會有一種制衡, 或許是天災如瘟疫, 又或是人禍如戰爭, 將人類的數目回復至健康平衡的水平.

於是我想, 我們又可以維持現在的平衡多久呢?


 

Friday, October 18, 2013

"初戀  每個人的初戀都那麼美麗的理由
不僅是因為初戀的他那麼美麗
可能是因為那初戀的時間裡有我不成熟的年輕
有無比天真的我和無比熱情的你
還有知道
再也不會回到那個年輕純潔的時光了

初戀是天真的  沒有準確的計算
用純真的熱情把一切都拋棄掉
結果會失敗
可是才是最好的
是一個再也不會擁有的體驗和感情交雜的故事

所以初戀是我人生中最好的電視劇
所以失敗了也可以
比起喜劇  悲劇留下的結果是更長的
所以把一部失敗的悲劇電影劇
留在我心中的一個角落裡是一件美麗的事"

- <請回答1997>

Wednesday, October 09, 2013


本期推介 <死在香港, 見棺材> 陳曉蕾

我們時常讀著關於生活的書, 例如怎樣煮一桌好菜, 旅行時去那些景點遊玩, 怎樣教養家中的小孩, 然而往往對於每個人也會經歷的最後一站, 我們所知甚少. 當初會留意這一本書, 源於陳曉蕾在主場新聞的一篇文章. 這本談及死亡, 殯儀與殮葬的書其實一點也不恐怖, 開始讀了以後反而令我手不釋卷. 書裡有些人的經歷, 令我讀著讀著淚凝於眶; 但是當中有關殯葬的資料, 在獨立記者陳曉蕾的筆下, 又令我讀得津津有味 - 例如你有沒有想過, 死後自己的Facebook資料, 會被怎樣處理? - 想知道答案, 就請自己去看看吧!

(我的讀書報告: 我在讀 https://www.facebook.com/ilikereading 正在製作中)

 

Saturday, July 20, 2013

讀著寫給女兒的blog, 心, 便溶化了.

x x x x x

然後我想說: 曾經我也是我爸的小寶貝.

如果你想像, 有一天也會有一個人對她像今天你對我這般那樣; 你的感覺又會是如何?

(and I would really like to know the answer.)

Saturday, June 15, 2013

這幾天, 一直在網路上嘗試找尋你的踪影, 可是一直找不到半絲頭緒; 然後驀然發現, 其實我也沒有那麼認識你- 我記憶中的你, 都是無關痛癢, 不足以可以google到你的小事.

然後我想, 為什麼近來時常會想到你呢?

於是想到, 近來好喜歡的一齣日劇, "最後的灰姑娘"的其中一個男主角三浦春馬, 原來跟那時的, 那個活在我記憶中的你, 異常相似 (我相信現在, 已經三十多歲的你, 樣貌已經大大不同了吧) - 那深邃的輪廓, 瘦削的身形, 笑起時露出的酒渦, 是那麼的相似.

於是慢慢的記起, 那些一點一滴零碎的片段...

- 在浪潮漸退的沙灘上我倆背後那長長的足印....

 - 在山腰的空地上你停下了車子, 打開天窗, 將椅背拉下, 牽著我的手; 然後我看到那難得一見的滿天的星星.....

- 在跑馬地的草地上我們頭踫著頭, 編織著那不可能實現的美夢.......

我慶幸, 曾經有過這薔薇色的夢.

Wednesday, June 12, 2013

常常以為, 在這個網路橫行的世紀, 想要找一個人, 並沒有太難. 於是我以為, 只要在搜尋器上打上你的名字, 無論你現在身處世界上那一個角落, 在做些什麼, 我都可以找到你. 況且在那麼多年以前科技那麼落後的時候我都可以再碰到你, 重遇你又有什麼困難?

然而這些年來, 都在證實我錯了.

不是人有沒有太多, 科技夠不夠先進的問題; 而是曾經與我的生命如此糾纏拉扯的你, 也是已經徹徹底底的從我的生命中離開了. 我縱是不想, 也不得不承認, 我倆的緣份早已盡了.

- 只是我一直還是會記得, 在夕陽餘暉下的海邊, 你邊捉著我的手邊開車, 默默微笑著的表情.